欢迎访问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网站
中华虎凤蝶,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中国独有的野生蝶,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南京是其数量最多的地区。因其独特性、珍贵性和观赏性,被昆虫专家誉为“国宝”。
中华虎凤蝶的生存状况曾一度令人担忧。2005年,媒体报道“生存环境被毁,南京中华虎凤蝶濒临灭绝,芳踪难觅”;2007年,又有报道称“今年中华虎凤蝶绝迹南京紫金山”;2018年,国内首次南京中华虎凤蝶同步调查结果显示,仅存83只,保护形势严峻。
为保护紫金山中华虎凤蝶,在省市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钟山风景区于2019年建设了总长606米、占地面积25.5亩的中华虎凤蝶保护地。
基于“紫金山中华虎凤蝶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研究”和“紫金山中华虎凤蝶生态环境及寄主植物栽培技术研究”的成果,风景区六年来持续推进杜衡移栽种植、蜜源植物播种、樵园、垦复、施肥等生境优化措施。
清理、垦复、施肥
截至目前,已移植杜衡1万余株,每年在保护地周边种植紫花地丁、二月兰等蜜源植物。
杜衡采集、分兜、栽植
为监测紫金山中华虎凤蝶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情况,2025年4月3日上午,中山陵园管理局森林管理处与南京市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了中华虎凤蝶保护地监测调查活动。
此次调查结果令人欣慰:共在40处杜衡上发现618只幼虫及卵。更令人惊喜的是,今年新移植的400盆、2000余株杜衡上,也发现了中华虎凤蝶的幼虫及卵。这一结果表明,紫金山保护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优化对中华虎凤蝶的繁衍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调查为中华虎凤蝶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同时,景区呼吁全民树立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坚守敬重自然、爱惜自然、关心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环保理念。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守护蓝天、绿水、青山、净土,让大自然馈赠给南京人民的珍贵自然遗产——中华虎凤蝶,成为景区建设和谐、文明生态景区的一张亮丽名片。愿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都能观赏到这“会跳舞的美丽蝴蝶”。(稿源:森林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