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钟山资讯 > 要闻信息

2024实干笃行,善作善成硕果丰 2025锚定目标,再迈发展新征程
来源:中山陵园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1-07 10:54  阅读次数:

1月6日,中山陵园管理局召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部署会,中山陵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汪东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主要盘点总结2024年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景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研究、谋划和部署新一年度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

回顾2024,我们实干笃行、善作善成,交出优异答卷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景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旅游发展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对标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标准,全力打造全民共享生态文化空间,一步一个脚印把年初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了实处,景区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进步。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务实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落实市委部署,完成党委改设党组,设立机关党委和纪检组;召开首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全面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和“一支部一品牌”“双结对、双促进”等活动。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省一等奖、全国铜奖,2个青年集体获评“一星级江苏省青年文明号”,1名技能人才获“江苏工匠”荣誉称号。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培育对象顺利入围国家层面评审。

二是文旅市场人气旺消费热,紫金山作为城市的形象名片越擦越亮。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近38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8万人次。我们守牢安全、用心服务,提升景区旅游设施功能,实施交通秩序、客流疏导等综合举措。文旅场景焕新升级,白马公园免费开放,举办“钟山春韵”音乐会等40多项特色活动。景区共获得市级以上奖项43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8项,获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钟山牌雨花茶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等。

三是夯实绿色生态本底,推进融合发展,打造一批行业示范成果。紫金山松材线虫病监测覆盖率、除治率达100%,修复流徽湖等水体,提升红楼艺文苑景观设施,塑造七彩漫溪等新生态景点,新增36株古树名木,国际登录18个梅花新品种。在全省会议上进行野猪种群调控经验交流,国家和省、市林草部门专程实地调研。率先试点投放500辆共享电动、氢能助力自行车;建成客流数据分析系统,运行停车诱导和车流识别系统。“数字钟山体验馆”获评“全省旅游景区智慧旅游创新发展案例”;“文旅+科技”案例入选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文旅融合典型实践案例,在协会智慧景区会议上,向全国同行展示景区数据要素分析利用创新模式。

四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钟山文脉魅力价值更加彰显。完成中山陵祭堂、明孝陵碑殿等重点文物修缮,征集文物史料200多件(套);推进文物“四普”,新增太平天国城堡遗址、观梅轩2处文保点。与南京大学等共建“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学科研基地”。延续中山文化教育馆功能,在中山书院推出“中山陵园发展历程专题展”,钟山博物馆聚落举办“紫金山天文台落成90周年临展”等展览120多个,“非遗进景区”等活动200余场,出版《明孝陵测绘图档》等文化书籍10余本。孙中山纪念馆、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创成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山陵获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文物旅游景区综合影响力榜单“第一名”;“中山陵及其附属建筑”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五是全力深耕文化品牌,深化交流合作,景区出新出圈更出彩。“梅花节”“秋到紫金山”等宣传主题播放量、阅读量超4亿次,“把南京的秋寄给你”宣传活动覆盖全国60多个城市;南京森林音乐会现场观众近1万人次,106家媒体网络直播,“云”参与超1亿人次。面向全球首次发布中、美、苏抗日航空英烈名录,举办“铭记英雄——飞虎队主题历史图片展(首展)”。推出英文版世界级旅游景区宣传片,向全球游客展示景区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2024年,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俄罗斯塔斯社等国内外媒体报道景区达60多篇次,钟山文旅的国内外影响力和美誉度极大提升。

2025年,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创景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汪东明指出,做好新一年度的工作,景区要深入把握文旅行业成为支柱、民生和幸福产业,文旅市场保持强劲增长实现全面扩容,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等战略性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好持续高速增长、保持行业前列、推动争先创优、应对外部竞争等景区自身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积极回应市民游客需求期盼,主动担当推动文旅行业向上发展、向新发展和向善发展的使命责任,在新一年里,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努力当好南京、江苏乃至全国文旅行业的“领跑者”和“排头兵”。

汪东明要求,全局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省市委全会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面对标世界级旅游景区标准,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需求,塑造景区国际化形象,提升生态保护和文化旅游融合的综合效益,推动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全民共享生态文化空间取得新的成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中展现钟山作为、贡献钟山力量。

汪东明强调,2025年工作重点是:锚定一个目标,落实三高举措,做好四方面工作。

锚定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目标。推进《钟山风景区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编制,以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为牵引,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升级。

落实“三高”举措。一是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服务举措,全力建设平安和谐景区;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要调优营收结构,延伸壮大旅游消费产业链;要创新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服务供给能力,推动人员“流量”向产品“销量”和经济“增量”转化;要严格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提升发展的综合效益。二是高水平保护。在文物保护方面,加大文物保护和修缮力度,确保文物本体安全。进一步强化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承。在生态保护方面,动物生态治理要实现两个率先,即率先实现紫金山松材线虫病疫点拔除,率先实现野猪种群调控达到国家标准;植物保护要做到景观塑造三个出彩,提升明孝陵七彩漫溪景观,丰富岸线地景和水岸景观,做到提升出彩;完成红楼艺文苑景观及设施改造提升,做到改造出彩;提升燕雀湖沿岸景观植物,更新优化色叶树种,打造新的生态、文化交融的网红打卡点,做到更新出彩。三是高效能服务。找准景区运转中的“难点、痛点”,精准发力,打造更有效率、更有温度、更有品质的管理服务体系。一要释放改革红利,发挥好景区党组织设置调整、内设机构优化等改革举措功效,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职能体系和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治理体系;二要提升管理有效性,加大客流分析研判,掌握市民游客个性化、多样性需求,从动态调整预约机制、拓展游览服务空间、优化设施布局、加强疏导管理等方面综合施策、精细管理,推动人性化和精细化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三要提高服务精准度,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视觉模型等新技术在景区治理中的场景落地,以数智赋能、场景牵引,提升景区精准治理能力,助力打造韧性、智慧的创新景区。

新的一年,以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奋力投身景区发展建设

会议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抢抓时间,在新一年里,推动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全民共享生态文化空间建设工作取得新的进步,为将钟山风景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而奋发努力。

一是全力筑牢生态屏障。履行生态空间保护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完成景区详细规划初稿编制。夯实林长制、河湖长制工作基础,完成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和琵琶湖等水系生态治理;巩固松材线虫病治理成果,继续开展野猪种群调控,加强萤火虫、中华虎凤蝶等珍稀动物监测研究及其栖息地保护。维修养护景区服务设施,持续提升环境景观品质。

二是活化传承钟山文脉。健全景区文物保护管理机制,提高预防性保护能力、加强文物价值阐释传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完成钟山建筑遗址、中山陵祭堂等修缮工程,完成明孝陵神道石刻文物保护修缮方案编制,适时启动维修保护;推进藏经楼、美龄宫、明孝陵享殿、碑殿等区域消防设施提升、文物安防工程;推进紫金山天文台展陈项目和文物保养修复。开展孙中山纪念馆、明孝陵博物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数字化保护项目。

三是策划办好文化活动。紧扣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开展“飞鹰·航线”寻访活动,完善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围绕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与相关单位联合组织学术研讨会、孙中山逝世100周年文物展等文化活动,出版《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中山陵》等文化书籍。围绕钟山文脉深化展示,在明孝陵博物馆推出钟山文脉综合体验空间,升级红楼艺文苑景观设施,合作开展《红楼梦》主题文化活动,打造新的文化体验场景。

四是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深入实施世界级旅游景区创建行动,开展国际传播与影响力提升项目。编制实施景区智慧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客流大数据分析系统、数据中台、团队预约系统等智慧景区设施运维升级。完成紫金山天文台资源保护与环境提升项目立项并力争启动建设。办好音乐台艺术演出等文旅活动,提升文旅活动品牌。开展“春到梅花山”“秋到紫金山”等主题宣传,持续提升钟山文旅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