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网站
8月5日,由明孝陵博物馆与江苏舜天海外旅行社首度携手打造的“明孝陵非遗一日营”活动圆满落幕。这场集非遗研学、爱心义卖与实践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钟山文脉的文化浸润中,完成了一次从非遗技艺学习者到爱心使者的成长蜕变,用指尖触摸传统文化脉络,用行动传递公益温暖。
非遗技艺传承,指尖流转千年文脉
上午9:30—11:30,非遗技艺传承环节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活动按技艺类别分为两组,一组跟随金陵烙画区级非遗传承人、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邵玉荣老师学习葫芦画技艺。邵老师以生动的讲解开启教学,从工具的使用、线条勾勒技巧到图案创意设计,耐心细致地指导每一位孩子。孩子们专注地握着笔,在葫芦表面小心翼翼地创作,原本普通的葫芦在孩子们手中逐渐绽放出独特的艺术光彩。
另一边,在非遗传承人持一老师、黄世琰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正在探索金陵陶印与传拓的奥秘。黄老师从陶土特性讲解入手,示范了陶印塑形、雕刻、烧制的全过程,随后指导孩子们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陶印。在传拓技艺学习环节,孩子们学着铺展宣纸、刷涂墨汁,当古朴的图案在宣纸上逐渐清晰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叹声。两种非遗技艺的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了传统手工艺的匠心与智慧。
义卖实践,小小摊位传递公益温暖
下午的爱心义卖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带着上午亲手制作的葫芦画、陶印等非遗作品,共同布置起充满童趣的“非遗小铺”。从商品定价、摊位装饰到主动向游客介绍作品故事,孩子们迅速进入“小小销售员”的角色。面对游客的咨询,他们大方地讲解非遗技艺知识与创作理念,稚嫩的声音里满是自信与热情。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努力,所有作品全部售出,义卖所得善款现场捐赠给南京汇爱坊助残服务中心。
颁发证书,荣誉见证成长瞬间
颁奖环节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明孝陵博物馆为每位参与活动的孩子颁发了 “非遗传承小使者”志愿服务证书和“明孝陵非遗研学”结业证书,江苏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则送上了爱心捐赠证书。孩子们手捧三份意义非凡的证书,与非遗传承人持一老师亲切合影留念。镜头定格的瞬间,不仅记录下孩子们的喜悦,更见证了他们在文化传承与公益实践中的成长印记。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公益教育的双重价值。通过 “传承人面对面”的教学模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传统技艺,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为非遗传承注入了青春活力。通过爱心义卖环节,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了“付出”与“分享”的意义,培养了社会责任感与同理心。通过邀请专业非遗传承人授课、搭建爱心义卖实践平台、颁发多元荣誉证书等环节设计,打破传统研学活动的单一模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奉献中成长,成为博物馆连接青少年群体、传播传统文化与公益理念的全新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