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网站
6月15日,在南京明孝陵博物馆文创广场,当代著名小说家、诗人育邦的声音穿透六百年的时空,开启了一场与青年学子有关诗歌传承的分享与交流。这场以“雅集·博物馆的朋友圈——与文化大家面对面”为品牌的文化公益活动,由明孝陵博物馆与南京止一堂文旅公司联合打造。作为明孝陵博物馆探索历史活化与当代融合的生动试验场,该活动将跃动的诗行嵌进古老的石象路,博物馆的文化生命力也由此被重新定义。
雅集生辉诗词叩响世界遗产之门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紫金山麓正绿意盎然,明孝陵博物馆出口文创广场同样气氛热烈。作为“钟山博物馆聚落成立五周年暨2025年世界博物馆日活动”的重要内容,“雅集”首期“诗韵博物馆童心绘诗篇”在此拉开帷幕。在现场,当代诗人黄梵以诗歌为媒,带领孩子们在语言的森林中探险。朗诵环节声情并茂,互动阶段气氛热烈,现场洋溢着发现与创造的喜悦。一位小朋友形容饮料瓶打开时的气泡是“瓶子的汗水”,让黄梵听了都为之一振。“雅集”结束后,有外地游客感慨:“没想到在明孝陵,还能看到这么亲切又可爱的场景!”
一个月后,“雅集”再次以“诗心叩问六百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特别对谈”的形式,推出了新的超时空“产品”。诗人、小说家育邦如约而至,成为青年学子们追慕的焦点。这一次,诗词朗诵、创作分享、互动交流,每个环节都不时碰撞出共鸣的火花,以至于不少路过的游客都被吸引并成为观众。一位大学生在活动后表示:“育邦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诗歌作为当下生活的文化表达,既留在过去也照进了当下。”
两期“雅集”活动,一期聚焦童心的萌发,一期侧重青年的传承,虽主题各异,却共同营造出浓郁的人文氛围,收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明孝陵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精心构筑中的“雅集·博物馆的朋友圈”,为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赋能、增添当代张力提供了难得的创新场景。而活动的组织也绝非图一时热闹,它注重的是可持续的文化深耕。据介绍,“雅集”将持续进行文化融合探索,通过陆续邀请文学名家、书画名家、社会名人等各类文化名流,进一步挖掘品牌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空间再造从旅游商店到文化融合叙事
“雅集”活动的耳目一新,与其扎根的土壤——“明孝陵文创馆”的革新实践密不可分。这处由博物馆出口处传统游客商店蜕变而来的新空间,本身就是明孝陵博物馆锐意创新、拓展文化服务边界、提升场馆活力的关键落子。其成功转型,源于博物馆对自身优势的清醒认知与开放姿态:依托独一无二的明文化资源,寻求与当代文学、文化的创造性融合。
止一堂,2018年在成都创办,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及其获奖作品为核心IP,致力于全体系化文化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专业文化产业公司,三年多来以每月一次的频率持续引入徐则臣、乔叶等数十位“鲁”“茅”奖得主,将“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活动打造成了南京文学版图上的耀眼地标,这一实践,为其在明孝陵的文化共振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明孝陵博物馆“游客购物商店”已升级为集文化体验、美学传播、创意消费于一体的“明孝陵文创馆”。步入馆内,首先可见墙上由著名散文家、编辑家汪惠仁书写的“明孝陵文创馆”馆名;过道另一侧,有著名书法家郭列平书写的创意书法。在馆内陈设上,既有管峻、李双阳、萧文亮、老树、刘江峰、莫言、贾平凹、徐则臣、李浩等书画名家、文学大咖的字画条幅,还有明孝陵博物馆与止一堂发挥巧思、联合出品的人气文创产品,如明孝陵文物手作冰箱贴、大明风华“四季香薰”、明孝陵四季景色帆布包、大明永乐剑黄铜书签等。其中,一款本来毫不起眼的透明塑料袋,在印上“来南京找对象”并绘上卡通石象后,立刻点燃了游客的热情,许多人慕名而来,要把世界遗产带回家。
这里还有止一堂原创IP品牌“南京先生”城市系列产品,将金陵另一段关于仁心与大爱的历史佳话娓娓道来;还有参与过“与文学大家面对面”活动的名家留下的签名书籍、墨宝真迹等文化产品……通过它们的共同编织,一张立体的文化网格将文创馆打造成一个充满故事的小型文化展厅,一个活化明孝陵历史底蕴、拓展其文化传播维度的全新平台。而游客在此带走的,也不仅是一件纪念品,更是一段可触摸、可回味的文化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文创馆的“融合叙事”,器物与空间的革新还只是浅表层次,基于人本理念并浸润于细节的服务温度才更加可圈可点。馆外一隅小吃店内供应的“马大饺”以明朝马皇后的贤德为灵感命名,用料实在、价格亲民。
明孝陵文创馆正通过和游客真心真情的互动,把原本单一的消费场所,打造成一个包容人性美好、传递信任与尊重的现代文明聚合地,并成为明孝陵博物馆文化融合试验场中的最动人、最可持续的底色。
活化之道用文化编码升维历史时代表达
雅集与文创馆的共振,折射出明孝陵博物馆深层的战略转型考量——通过文化基因重组,让历史资源焕发现代生命力。
钟山文学馆的诞生与繁荣,是这一理念的卓越先声。2024年3月,依托定林山庄刘勰与《文心雕龙》纪念馆升级改造而成的钟山文学馆,向公众敞开了大门。它迅速成为南京这座“世界文学之都”不可或缺的文化新坐标。馆内精心策划的“字说钟山”“诗行钟山”“史读钟山”“画美钟山”“书写钟山”五大主题文化体验,从不同维度解构与重构钟山的文学意蕴。“文学大家走进钟山文学馆”系列讲座,更是星光熠熠,夏坚勇、杨庆祥、张执浩、王十月等文学大家相继登台开讲,思想的交锋在此回荡。文学馆的成功运营,显著提升了明孝陵博物馆整体的文化厚度与学术品格,吸引了大量文学爱好者与普通游客,证明了历史空间注入当代文学灵魂的巨大魅力。
如今,明孝陵文创馆、钟山文学馆、“雅集·博物馆的朋友圈”共同构筑起博物馆活化创新的立体图景。公众的热情回应与共鸣,证明了守护博物馆最好的方式,不是将历史完美定格,而是让它持续生长在每双触摸当下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