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426090410/2024-62548 | 信息分类: | / / |
发布机构: | 中山陵园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24-08-12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关于市人大第0361号提案的办理意见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尊敬的朱美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南京钟山风景区小火车/观光车专用通道修建的建议》收悉,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2023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恢复发展,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标志性景点,客流一直持续在高位运行,旅游高峰期出现了交通拥堵、观光车等候时间长等情况。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2023年6月起,市交管部门牵头成立钟山风景区交通运行联合指挥中心,我局会同文旅、城管等部门进驻实体运行,统筹加强指挥调度、交通管控、停车管理、运力接驳、执法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实行“外围停车+专车接驳+内部公交循环”交通运行模式,景区观光车同步进行了运力补充、线路优化调整等一系列改进措施,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磨合、不断优化,已形成了应对不同客流情况的动态联动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高峰期的景区道路通畅度、观光车的运营效率以及景区内的游览舒适度。
一、景区道路概况
随着近年来城市扩容,景区由原郊野型景区转化为城市型景区,机动车辆日益增长,部分景区道路承担了城市道路的功能,特别是太平门路、植物园路、梅花谷路、明陵路、邮局西路、陵园路部分路段已成为连接城东与市中心的重要通道,所涉路段过境社会车辆众多。而且景区内有东郊国宾馆、中山植物园等众多驻区单位,景区道路还承担着驻区单位交通功能,无法通过封闭式管理使其成为景区观光车专属道路。
同时,风景区内的基础设施、旅游和文化设施等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与规模须遵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执行,目前景区内道路系统已基本形成,绝大部分道路断面宽度6~9米,多为双向两车道,没有足够的空间余量划出观光车专有通道。
二、观光车专用通道建设情况
经多方协调努力,“中山陵停车场——中山陵南站”“邮局路”两条内部道路,因基本不影响社会车辆过境和驻区单位交通通行,现已作为观光车专用通道使用。同时,景区也与交管部门实现了联动统筹调度,在节假日、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期,景区停车位即将出现饱和时,对陵园路、博爱路实施社会车辆只出不进的动态调控,有效缓解陵园路等主要路段的交通压力,提升景区观光车等内部接驳车辆的行驶流畅度。
三、观光车接驳线路设置情况
景区内观光车主要承担着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以及景点间交通的驳载功能。景区日常运行8条接驳线路,已覆盖明孝陵、美龄宫、中山陵、音乐台、灵谷景区等各主要景点。节假日等大客流期间,景区还增开金陵Style、南理工科创园、马群换乘中心、龙湖紫金MALL等4条外围接驳线路,以及中山陵至明孝陵等短驳线路,接驳线路总数增至16条,已基本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景区自今年年初新设观光车9号环线,串联体育公园、灵谷景区、流徽榭、中山陵西站、东郊国宾馆、海底世界、美龄宫、梅花谷停车场、明孝陵1号门、明孝陵3号门,基本覆盖了景区精华景点,每天共有4台中巴车专项保障线路运行。
结合您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服务:
一是通过监测9号环线的客流情况和游客实际需求,对环线线路进行优化和动态调整,适时将邮政博物馆等景点纳入该线路运营。二是发挥景区观光车的连接功能,充分发掘景区的文化特色,整合明孝陵博物馆、美龄宫、中山陵茶厂等资源,开发明文化研学线路、雨花茶研学线路,以及根据游客需求推出定制游等服务,丰富旅游线路内涵,满足游客不同层级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游客游玩体验。三是提高便捷性,及时根据景区新景点、旅游新热点的变化,提前做好谋划,开通钟山文学馆和天文台接驳专线,持续推广展示景区文化内涵和精华景点。
中山陵园管理局
2024年7月22日
(联系人:杨毅 联系方式:1385188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