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网站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索 引 号:    426090410/2024-62542 信息分类:     / /
发布机构:    中山陵园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24-08-12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274号提案的办理意见
文  号:     关 键 词: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274号提案的办理意见

尊敬的各位政协委员:

陆文杰等委员提出的《关于优化钟山风景区交通秩序,着力提升游客体验感的建议》收悉,经与市公安局、交通局、城建集团等部门会商研究,办理意见如下: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2023年6月,市交管部门牵头成立钟山风景区交通运行联合指挥中心,成员单位由市交管局、交通、城管、文旅、玄武区政府及中山陵园管理局等部门联合组成,统筹加强指挥调度、交通管控、停车管理、运力接驳、执法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有力保障景区交通运行的平稳有序。

一、关于增加交通运力

平日,共有1条地铁、4条公交线路可直达明孝陵、中山陵、灵谷景区等核心景点(地铁2号线,公交20路、34路、202路、315路),景区每日投放约80辆观光车,运行8条接驳线路,能够保障游客正常通行需求。

节假日等大客流期间,景区增开金陵style、南理工科创园、马群换乘中心等至景区的4条外围接驳线路,以及中山陵至明孝陵等短驳线路,接驳线路总数增至16条,接驳车辆增至约210辆,综合运力大幅提升。同时,协调公交集团开通B16、B23等景区“微循环”公交线,日均投放20余辆公交车,加大游客换乘驳载,快速疏散客流。

据公交集团统计,景区相关公交线路在工作日期间日均客流量为4696人次,节假日期间日均客流量为26430人次,根据大数据监测,现有线路已基本满足市民非节日期间的出行需求。若将节日旅游线路转为常态化运营,考虑到非节日期间的客流量相对较低,将对运力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增加道路拥堵指数,开通专门微循环月卡的意义也不显著。

二、关于加强停车管理及交通引导

在市交管局、交通局、城管局、玄武区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节假日大客流期间,我局协调驻景区单位及外围南理工科创园等处停车资源共享,并接入“宁停车”平台,逐步实现内外停车数据整合和资源集中调配,景区内外合计提供停车泊位达6500余个。同时,协调高德、百度等导航平台,提前发布诱导信息和出行线路,实时推送停车引导、停车场余位等服务信息,引导市民游客合理选择交通方式和出行线路。

三、关于规范出租车管理

节假日大客流期间,我局联合交管、交通执法部门,在下马坊公交车站、明孝陵1号门、苜蓿园地铁口等地划设出租车、网约车临时停靠点,同步开通接驳线路,方便游客出行和换乘。协调相关部门在核心景区、路段设置网约车电子围栏、违法抓拍设施,通过多种手段,规范营运车辆行为。市交通局重点梳理景区内出租车乘客投诉工单,进一步优化惩处机制,不断净化出租汽车市场运营秩序和环境,保障市民游客出行权益。

结合各位委员关于“规范出租车管理”的意见建议,下一步,在市交管局支持下,我局拟将紫金山路等4条景区道路设置为严管路段,学习借鉴其他窗口单位出租车、网约车先进管理经验,会同市交通等部门研究包括电子围栏在内、平峰与高峰出租车、网约车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成效。

四、关于推广绿色出行理念

节假日等大客流时期,我局结合景区客流实际,通过多种手段宣传、倡导游客绿色出行,强化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管理,为游客营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一是提前做好信息发布。提前通过新华日报等新闻媒体以及钟山风景区微信、微博等渠道,广泛发布节假日交通出行服务指南,以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详细介绍交通管控措施、旅游接驳线路、停车服务指南、绿色交通出行、文明旅游提示等须知信息,提醒市民游客合理规划行程,倡导选择公共交通,错时错峰出游,确保安全出行、文明出游。二是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建立“联管联控、快速响应”机制共享单车管理机制,工作日等平峰时段在指定景区区域停放,重点节假日禁止单车进入景区,在景区主入口设置集中停放点,单车企业专人现场管理。同时,在梅花谷停车场、行健亭停车场、灵谷寺路等区域划设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满足市民游客需求。三是持续打击电动自行车非法带客、租赁等行为。我局依照《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保护和管理条例》,会同市区两级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市场监督、公安交管等业务部门及属地两区街道,开展电动自行车违规带客、非法租赁常态化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共查处违规车辆5600余辆、整治非法租赁行为2100余辆。

结合各位委员关于“推广绿色出行理念”的意见建议,下一步,我局拟采取“堵疏结合”方式,即在加强常态化整治基础上,通过公开采购、择优比选形式,在中山陵园风景区范围内引入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项目,作为景区内部交通的补充,以市场化手段进一步扼制违法违规租赁行为。

五、关于优化完善预案

针对全年节假日、节庆活动等大客流特点,我局联合指挥中心成员单位,均针对性制定“1+15”节假日交通及客流服务保障,方案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处置预案。节假日期间,每日聘请100多名安保人员,组织安排200多名机关、大学生志愿者,在50余个点位做好一线服务,同时,加强业务培训、调度管理,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营造安全舒适旅游环境。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吸收各位委员、市民游客的意见建议,并会同市交通局、公安局、城建集团等部门持续优化工作机制、深化联动共治、完善管理措施,不断提升景区内部及周边道路运行效率,为市民群众观光游览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中山陵园管理局

2024年7月9日

(联系人:陈振宏  联系电话:13776611200)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