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网站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四月的钟山,绿意漫过峰峦,繁花缀满枝头,尽显生机与活力。春野浮绿,万物新生,朱自清笔下欣欣然的春天,在这里有了鲜活呈现。
此时山间的树木,新绿满枝,翠叶欲滴。其中,古树名木尤为独特,它们被誉为“绿色文物”和“活化石”,历经岁月,见证历史变迁,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
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深深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古树名木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生动诠释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
中山陵园风景区现有1359株古树名木,共涵盖77个植物种, 分属于32个科、55个属,约占南京市古树名木总数量的61%。 如灵谷景区古银杏、中山陵千头赤松、明孝陵的北美鹅掌楸、梅花山的百年古梅群、灵谷景区的桂花王等等。此外,还拥有众多古树名木后备资源。这些古树名木见证着紫金山乃至整座南京城的发展,是一笔宝贵的自然和文化财富。
中山陵·千头赤松
明孝陵·北美鹅掌楸
灵谷景区·桂花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钟山古树名木,仰望大树、聆听它们的故事,共同守护“钟山活文物 ”。
翠翼高攒叶,朱缨澹拂花。南京中山陵光化亭畔,一株编号1139的百年古山茶正热烈盛放,满树红色花朵烈焰一般将此处春色推向极致。 这棵被列为南京市古树名木的山茶(Camellia japonica),不仅承载着历史烟云,更以独特的人文意蕴,成为春日钟山最耀眼的一抹红色。
植物档案
品种:山茶,单瓣大花型,花色正红色,花瓣边缘微卷。
树龄:约110 年,据调查为华东现存最古老山茶原生种之一。
花期: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盛花期约15天;今年春季气候特殊,花期将会延至清明后。
生态特征:常绿灌木,树高6.8米,冠幅12米。
这株山茶的栽植史与中山陵建设紧密相连,1926年中山陵动工后,陵园广泛引种象征性植物。山茶因其四季常青、凌寒绽放的特性,被选为陵园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
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陵园设计师吕彦直曾以山茶花色为灵感,在祭堂彩绘中融入类似红色调,进一步丰富了陵园的文化意象。
山茶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南朝就有相关记载, 自古被赋予“耐久”“守正”的品格。南宋陆游曾赞叹“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雪裹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 ”。清代李渔更是盛赞其“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
这株古山茶的鲜艳花色,与文人笔下“艳而不妖”的山茶品格高度契合,更与中山陵的深厚历史相互交融。
光化亭坐落于中山陵东侧的小山丘之顶,是陵园众多纪念性建筑中最为精美的。光化亭全部用福建花岗石建造,不施一根铁钉、一块木片,将屋脊、屋面、檐椽、斗拱、梁柱、雀替、藻井等装饰部件,巧妙组合成这座中国传统的八角形石亭。
园林专家评价:“艳到极致反成雅,这抹红里沉淀着时光的静气。”站在光化亭,古树花影与中山陵附属建筑相互映衬,建筑与植物之间似乎进行一场无声的几何对话,置身其间,仿佛能够聆听古树的“生命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