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网站
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作为古都南京目前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江南地区最大的帝王陵墓,在制度方面,上承唐宋,下启明清,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里程碑地位;在艺术层面,明孝陵既具有北方建筑大气、雄厚的特点,又带有南方建筑尤其是江南传统建筑秀雅、别致的特征,兼具“北雄”之风与“南秀”之美。其建筑、雕塑、器物、装饰等,处处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艺术传统的蕴藉深厚。
2023年,恰逢明孝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中山陵园管理局特推出《明孝陵图录》,以明孝陵陵域空间为主体脉络,通过明孝陵建筑及局部细节图片展示,凸显明孝陵建筑规模、建造技术及其建筑艺术特色,阐述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规制创新与后世传承方面的首创地位及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同时对明孝陵保护规划区域内的陪葬功臣墓、人文和自然景观、明孝陵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的图像资料也进行了全面和详实的展示。
《明孝陵图录》分为四章:
1.《御路穹碑 山青石碣》“神道篇”
介绍明孝陵神道上分布的石刻与建筑遗存,揭示其博大坚实、朴素洗练的美学风格;
2.《戟门台廊 珠宫绛阙》“陵宫篇”
介绍明孝陵核心区域三进封闭式院落布局及中轴线上各部建筑在功能和空间的密切联系,与孝陵东侧懿文太子东陵形成“一道多陵”的规制格局;
3.《王侯列侍 川旷水萦》“拱卫篇”
主要介绍葬于孝陵周边的明初功臣墓规制特色;
4.《瓴甋琬琰 文物菁华》“藏品篇”
介绍明孝陵、明东陵地面考古发掘出土的琉璃、石质建筑构件和砖瓦石刻,以及明孝陵博物馆征集的南京地域代表性文物。
书中以明朱之蕃《金陵四十景图咏》之《钟阜晴云》作为目录底纹,与运用于每章导言和正文中的清末阙伊所绘明孝陵白描图对照呼应,相得益彰;建筑和石刻测绘资料插页,选自20世纪90年代由南京市文物局监制的《明孝陵图纸》,保证了文物信息的客观、准确、完备。
《明孝陵图录》对明孝陵建筑和石刻基本历史信息进行描述,注重专业术语和礼制用途考证,揭示其当时运用南京本土特色建造石材、因地制宜的建造技术,以及具有典型明初洪武特征的装饰题材和艺术风格。《明孝陵图录》中每一座单体建筑和单体石刻,均按照整体造型、局部细节、辅以拓片或测绘图补充的顺序进行表达,形成了逻辑完整严谨的图像叙事。其中,大量针对工艺、装饰的特写图片,对人们在参观过程中容易忽略的细节重点进行了展示,既是对建筑石刻细致观察的体现,也是很重要的历史原真档案和研究材料。
《明孝陵图录》以多样化图像与文字相辅相成,既总结了明孝陵的研究成果,展现陵寝建筑艺术和历史人文之美,也为新时期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保护好文化遗产前提下,不断挖掘价值、有效利用,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是对照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的深刻践行。
2023年6月底,《明孝陵图录》将正式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
*实际内容、版式以最终出版为准